找到相关内容94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《赞弥勒四礼文》看唐玄奘的弥勒净土思想

    《弥勒赞礼文》云:   至心归命礼当来弥勒佛。   诸佛同证无为体,真如理实本无缘。   为诱诸天现兜率,其犹幻士出众形。   元无人马迷将有,达者知幻未曾然。   佛身本净皆如是,愚夫不了...舍有情的宏愿,所以,玄奘大师希望大众都来念诵弥勒佛之名号,求生兜率净土。本赞文全文如下:   至心归命礼当来弥勒佛。   佛有难思自在力,能以多刹内尘中。   况今现处兜率殿,狮子床上结跏坐。 ...

    继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4271675.html
  • 菩萨之伟大岂在度大根利器之人乎?

    众生,不惜轮回出入,不计一己得失,不顾一时挫败,不畏坚难险阻,于菩提道上常行不止者,是麻子五体投地至心佩服的。   所以,恒顺众生善加引导,吾等当学。 ...

    越尘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3874548.html
  • 念珠的作用

    念珠的作用 念珠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修行者收摄心意,消除妄念,专注修行。同时也使修行人完成每曰规定的课诵不致懈怠,记数而用。《木穗子经》中,佛陀开示毗琉璃王曰“欲灭烦恼障报障者,当惯木穗子一百八,以常自随,若行,若坐,若卧,恒常至心无分散意,称念佛陀、达摩、僧伽名、乃过一木穗子,如是渐次度木穗子,若十若二十,若百若干,乃至百千万,若能满二十万遍,身心不乱,无诸诌曲者,舍命得升第三焰摩天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1076412.html
  • 大悲咒持诵须知

    即观想图中某手眼宝相.至心持诵.虔诚拜祷.无不响应.   一凡持诵是经者.必须庵观寺院之内.广设坛场.作种种布施供养.洁净身心.焚修叩礼.乃为尽善.次则家庭静室.洒扫严洁.焚香供养.方可诵持.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5978292.html
  • 门肃法师答:学经怎么处理好专一和博学的关系?

    问题补充:至心顶礼法师!我学无量寿经较早也较多,并阅读净空法师的教诲,觉得应当老实念佛,求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。后来又读六祖坛经,也觉得受益匪浅,有豁然开朗的感觉。后来又看元音老人的“佛法修证心要”,觉得心中心法门也是十分殊胜。最近在顶礼瞻仰世尊真身舍利时,得《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》,知其亦十分殊胜,诚心念诵一遍两遍,心中便觉澄明。于是我有点不知道该怎么修了...

    门肃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7475779691.html
  • 浅谈改变生命,决定生死

    没有老死,没有贫病,只有纯净永恒不变的快乐。假使有人在生时不知道修持,但能在临终舍报时,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,至心称念,也一样可以往生。”   为什么平常没有修持,只要临终念佛就可以往生呢?因为当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24886642.html
  • 地藏菩萨的孝道

    斋供养,至心勤恳,如是之人,存亡获利。’是正面劝人实践孝道。地藏菩萨,对摩耶夫人说:‘若有众生,不孝父母,或至杀害,当堕无间地狱,千万亿劫,求出无期……。’是反面劝人实行孝道。目的在于化导众生,令知因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19204790018.html
  • 震撼得掉泪:面对屠刀的念佛人!!

    大愿,其中有云:“若有宿恶,闻我名字,即自悔过,为道作善,便持经戒,愿生我刹,命终不复更三恶道,即生我国。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”;“我作佛时,十方众生,闻我名号,至心信乐。所有善根,心心回向,愿生我国,...

    佚名

    |念佛|临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7325792032.html
  • 善于导化众生出苦海的善导大师

    因此道俗从其教化者甚众。其徒有诵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。有日课佛名自一万至十万者不等。其中得念佛三昧(三昧,正定也。一心称念佛名,至心入禅定,称念佛三昧),往生净土的,不计其数。有人问道:“...相续故。近来所见诸方道(出家)俗(在家),解行备有不同,或专修,或杂修。但使专心一意持念不断,十即十生;而杂修不能至心的,千中无一往生。惟愿一切人等,善自思惟,行往坐卧,必须厉心克己,昼夜莫废,以一生...

    佚名

    念佛|高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215251509.html
  • 念佛的方法论原则

    、精。换言之,净业行人能否往生,往生的品位如何,与念佛人的诚、敬、专、精之程度密切相关。诚、敬、专、精乃净业修持的方法论原则。   1.诚与敬   经典昭示:阿弥陀佛“十念必生愿”的前提是“至心信乐”。至心即至诚心,至诚心即是不与万法为侣的妙明真心。儒家亦将“诚”提升到形而上层面予以诠释,认为诚是天地人三才交感互化的通道,诚是人的性德(明德),内具参赞天地化育万物的功能。反之,不诚无物。净土宗...

    魏磊

    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253373262.html